戏曲《徐达造反》海报
戏曲《徐达造反》海报

保定老调的发展

元明期间,在保定白洋淀一带,民间流行一种戏曲,名叫河西调。老调最初就是在河西调的基础上演化产生的。 [1]保定老调唱腔曲调的形成过程就是使河西调的曲调与上下句词格相结合的过程。初期,老调的发展受同一区域中流行的高腔大戏和民间说唱的熏陶和影响。在剧目方面,直接搬演高腔大戏的《铁冠图》《山海关》等,改编加工木板大鼓的《杨家将》《呼家将》等;在表演方面,效仿高腔的“大架式”动作;在唱法方面,沿用高腔直嗓大嚷的方法,常加入一些与韵母相同的衬字——哎、嗨、呃等;在故事情节、唱词格式方面,吸收了木板大鼓等说唱艺术的元素;在伴奏方面,文场伴奏沿用河西调的乐器,笛子、四股弦(四胡)伴奏唱腔,唢呐吹奏曲牌,武场乐器使用高腔的大铙、大钹、大鼓等。

清光绪年间,老调剧种出现正规的班社,并开始进入城市,城市演出机会及艺人的增多,促进了老调剧目的丰富和表演质量的提高。这一时期,京剧和河北梆子兴起,老调从中学习,吸收了《铁公鸡》《艳阳楼》《塔子沟》等武打戏,还增加了《金玉坠》《人头会》《忠保国》《临潼山》等新剧目。在演唱方法上,改变了早期老调直声大嗓的唱法,使老调的声腔更为柔和委婉,在乐队伴奏技法方面也得到了提高。

保定老调《徐达造反》大堂上喊怨声连成一片 演唱:韩文梅

百度网盘

保定老调《徐达造反》顽颜凶残恶多端 演唱:王贯英

百度网盘

隐藏内容
本内容需权限查看
  • 普通用户: 3戏币
  • VIP会员: 3戏币
  • 永久会员: 3戏币

主题授权提示:请在后台主题设置-主题授权-激活主题的正版授权,授权购买:RiTheme官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